2020年10月26~29日,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球轮胎技术论坛”在无锡举办。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重压之下,中国轮胎工业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何处着力、如何加力,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实现突破?

围绕“绿色环保、创新未来”主题,包括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专家组资深轮胎专家许叔亮、冯耀岭,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张立群,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责任教授、副所长葛剑敏,吉林大学力学研究室负责人卢荡,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晨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天楚等在内的24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聚焦“标准与法规”“轮胎动力学”“材料应用研究”“汽车与轮胎”“绿色环保”等内容进行了深度研讨,把脉中国轮胎行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热点、痛点和难点,紧跟时代前沿,激荡创新发展磅礴力量,助力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首先作会议致辞。她说,面对新冠疫情,橡胶行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努力把疫情损失降到最低,成效突出。虽然橡胶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仍是负增长,但是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在收窄,在向好的趋势转化,特别是轮胎行业,1~8月,实现利润呈现20%的正增长,回升势头突出,技术领先的轮胎龙头企业拉动作用突出。

在当前仍然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可持续发展。“打通双循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突破技术‘卡脖子’问题,提高产品档次、丰富产品种类、引导新品消费、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供给质量和产需对接水平,畅通国内大循环。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附加值,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使中国在全球分工中占据供应链上游的主导地位,创新双循环。”邓雅俐指出,只有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针对行业企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强实力,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转型升级,才有可能推动发展质量上一个新台阶,才有可能取得今后10~20年发展的主动,才有可能加快由大国向强国跨越。

目前正面临“十四五”起步,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也恰逢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难得契机。邓雅俐表示,“本届论坛是又一次轮胎技术的饕餮盛宴,希望与会专家、代表充分交流,深入探讨行业的技术热点、难点和关键点,共同推进技术进步,让科技创新为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护卫我国轮胎产业‘十四五’发展新征途,破浪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萃致辞时说,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轮胎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在25年的发展历程中,通用股份坚持科技创新、匠心制造,与国内高等院校、全球原材料和装备供应商巨头开展纵深战略合作,2008年研发的全钢短途工况胎系列开创了卡车胎的全新品类,为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推出的杜仲胶轮胎千里马5x290和新一代安全轮胎——千里马抗扎胎,在耐磨性和安全性上实现了重要突破,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瓶颈联合攻关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相信在协会的倡导和引领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献计献策下,通过轮胎企业的自主创新,加速绿色化、智能化等工程的推进,中国轮胎行业定能实现从轮胎大国向轮胎强国迈进,推动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许叔亮从宏观角度出发,作了《轮胎的性能设计与车辆》的主旨发言。他指出,轮胎无论用到哪种车辆上,应用的都是其承载、加速/刹车、转向的基本功能,车辆技术性能的进步,尤其是车辆在不断挑战极限行驶速度,是轮胎发展最主要而强大的推动力。反过来,轮胎的技术创新,也成就了现代车辆优异的性能。轮胎滚动阻力和轮胎磨耗这“一新一老”轮胎设计功能,将成为车辆与轮胎“百年姻缘”对社会文明的新的贡献。

张立群则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作了《分子模拟技术助力“魔三角”机制理解和新材料开发》的报告。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是全球最早开展橡胶材料分子模拟设计研究的科研单位之一,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从轮胎性能需求出发,该中心的分子模拟技术,使轮胎“魔鬼三角”机制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并为之进行了相关新材料的开发。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责任教授、副所长葛剑敏

吉林大学力学研究室负责人卢荡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标准化研究所工程师许天楚

武汉中天汇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前进

佳通轮胎(中国)研发中心动力学分析高级经理孙丽红

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研究高级经理高杨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生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林向阳

本届论坛得到了确成硅化、通用股份、彤程新材、圣奥化学、轮胎动力学协同创新联盟等企业的鼎力支持。来自轮胎及上下游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